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院友领航|第一期:“青年筑桥师”李玥欣
发布时间:2021-03-23

编者按:

 微风簇浪,散作河星。从商学院走出的学子们,在世界体育产业内发光发热、不负韶华。为在读的莘莘学子提供借鉴,商学院开设【院友领航】新栏目,向大家展示毕业院友们的独特风采。



个人简历:李玥欣,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8届毕业生,硕士毕业于拉夫堡大学,主攻体育商业创新方向。曾就职于英知名体育公司SOCCEREX,现任国际体育经纪机构EMW Sports中国区本土化战略营销官。世界体育周“青年新锐领袖”计划中的一员。致力于从体育社会学和营销学理论出发,结合实践,为不同受众区层提供甄别化创新解决方案,使体育更好的发扬其桥梁作用。


世界体育周:2021年2月1日至5日,在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鼎力支持下,第二届法国世界体育周(Global Sports Week)以“重塑付诸实践”为主题、聚焦于疫情之下体育产业自我调整的全新特点回归公众视野,打响“体育大年”的第一枪。作为全球体育产业的年度峰会,来自各个体育分支的国际单项协会及利益相关体在此共聚一堂,围绕着“撼动、分享、重塑”的理念,向嘉宾们展示各自面对挑战时做出的改变及取得的成果,并在灵感的碰撞中对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34名来自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95后”青年代表,组成了“青年新锐计划”。这支全新的团队,代表未来体育产业的中坚力量正式发声。在各大会场的核心舞台,挑战业界权威的观点,聆听业界领袖的经验,为体产的未来建言献策。而我们的主角李玥欣,正是其中一员。


Q&A:

Q:Hello欣姐,那我们开门见山啦。第一个问题,您是怎样了解到世界体育周的活动,并决定参与其中的?

A:不知大家是否听过global sports这个网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网站。它是一个了解行业内优秀组织、评估行业态势的优秀选择,推荐大家经常浏览。

2020年是我所参加的“青年新锐计划”在世界体育周活动启动的首年。在19年末,我收到了一封邮件,里面包含对于该项目的详细介绍和一封鼓励我去竞争的邀请函。在报名过程中,我能通过填写资料感受到世界体育周对体育产业的诚意——主办方会要求我们填写很多角度新颖的资料,诠释你对体育的理解,自由展现你对于行业热点的看法。一路填写下来,我不知不觉竟已沉陷进去了。那次算是我少有的、真正去回过头反思行业与自我的机会,惊喜的是,我也成功入围了!作为计划中唯一的中国候选人,我迢迢前往巴黎,参与了这场难忘的峰会活动。

有了去年的经验,2021的世界体育周对我来说更亲切。今年它更成熟、也更深远了。峰会在设置巴黎主会场的同时,在五座未来奥运赛事举办城市别出心裁地开设了分会场,其中之一便是北京。作为北体大出来的学生,北京是我的情感寄托,于我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也是我再次投入到青年新锐计划中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延续自己与世界体育周的缘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贡献自己的经验与力量,吸引更多的年轻佼佼者们去了解这个优质的活动,让它在世界各地都能融入本土文化,收获更多的认可。


Q:在您心目中,峰会吸引到您的特质是什么?

A:世界体育周的关键词已经充分展现了它的特点——“Shake,Shape,Share”。撼动,重塑和分享这三个词,也是最吸引我的核心特征。青年新锐计划是世界体育周自创办以来便大力主推的核心项目,把全球体育产业中年轻的声音凝聚在一起,并将其全面融入到行业领袖们圆桌讨论的过程中,为灌输新鲜血液,达到传承目的。我认为这样的过程是非常迷人的,这也是专属于年轻一代的纯粹。

作为体育产业里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我也有过大大小小的行业峰会的办会和参会经验。但是不得不说,世界体育周是我经历过的最为强调和尊重“95后”年轻人理念的会议之一。坦白讲,在去年青年新锐计划的进行过程中,我们在圆桌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没有预排和剧本的,有些问题甚至是尖锐和不成熟的,但这都是年轻人对行业领袖发起的最为真挚的声音。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们,尤其峰会的主席Lucien先生也都鼓励我们大胆发声,时刻铭记我们的使命——“Shake,Shape,Share”。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距离成为阿波罗的脚印,我们的路还长,但在坦率和真诚之下,能够肆无忌惮的仰望月亮,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Q:疫情的大背景下,这两届峰会有什么变化?

A:疫情之下的行业变化是这一两年来的大议题。事实上,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在变化,这个议题倒是一成不变(笑)。在2020年我前往巴黎参加世界体育周时,中国境内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疫情并未蔓延到欧洲地区,所以去年的世界体育周举办得比较顺利。而今年,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体育产业优秀人才共聚一堂的场景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于巴黎之外分出五个新兴国际会场,并通过数字媒体转播技术让六个国际会场之间得以进行实时跨圈层互动——这不仅体现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的多样的活动内涵,更能看出峰会在积极突破疫情限制的壁垒,努力使世界团结一心。

而在具体内容上的变化,21年的世界体育周以“重塑付诸实践”为主题,重点聚焦疫情阴霾下的体育产业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在人类社会中发挥更大价值。活动秉承2020年世界体育周“撼动、分享、重塑”的理念,向六座国际会场的嘉宾和观众展示各自面对挑战做出的改变和取得的成果,并在灵感碰撞的过程中对未来进行全新的思考。这是官方给出的说辞,而就我个人体验而言,也确实如此。如果说2020年的“青年领袖计划”打响了95后新浪潮对行业态势发起挑战的第一枪,那么在2021年,世界体育周则是学会了在新老两代中找到一种更成熟、稳定的平衡关系。两代人相互学习和理解,在疫情笼罩的大背景下共同商议和探索,拨云见日。在这样的内容调整下,也不难看出世界体育周在使命层面的变化。或许从前是各取所需,而现在,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对外展示出体育产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生产积极性。


Q:您在世界体育周活动中收获到了什么?

A:首先是经历,其次是视野。这两点是相连的,因为世界体育周于我本就是一种观念的碰撞——青涩与成熟,商业化视角与社会增益视角,进行时和更高级的进行时。我们在各个维度上进行观点的交锋,这对我来说深具使命感。在展开自己作为青年从业人士的视角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去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我的同龄人们,他们了解日本的体育改革,了解印度基层体育的发展规模,对我们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结构和模式同样充满兴趣,但对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经历的挫折与面临的难题了解甚少。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世界体育周这样的活动,让它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世界范围内各国体育市场能够与我国畅达沟通,彼此了解,从而在观点的融合过程中催生更多的机遇。

第三则是友情。在连续参与的两届世界体育周中,我实打实地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每一年青年新锐团队的成员们并不会因为项目的落幕而解散,我们成立了自己的讨论组,经常在聊天软件里谈天说地,甚至还会不定期视频,脑力风暴,聊一聊行业中的热门话题——这是在我毕业后,再次有宛若回到象牙塔般的感受。我们分散在五湖四海,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文化和语系之中,但对于体育产业的那份热忱是山海不可平的。

(团队友谊横跨五湖四海)

最后是资源。作为北体学子,其实已享受到知识、人脉、阅历等为自己带来的诸多福利。其实体育产业就是如此,外行的人觉得它壁垒森严,但从业者被行业环境所感染,以能力和行业热情为地基,加之资源的积累,自然而然地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我现在主业是经纪业务,因此简单的固定市场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体育峰会活动,尤其是世界体育周这样别具一格的,本身就强调行业联动性,更棒的是它还是少有的强调新生力量,而非经验主义的峰会活动——这其实为刚入行的年轻人打通了一条路。我在计划中的伙伴,有不少人现在从事的方向,都是在抓住世界体育周这个机遇后,通过不断的拓展深化争取来的,这也算一个不错的例证吧。


Q:在您从求学到毕业,再到步入社会探索体育领域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的?

A:首先,我觉得要了解自己的上线和下线。换言之,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判断模糊不清、眼高手低、供需不对口,是现在体育行业人才市场普遍出现的现象。读书时,不断地尝试去了解自己,在擅长的领域中,是否又有深入的热爱做和排斥做的方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将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偏好摸清,才会找到最佳方向。定期进行自我考评和估值,去精准定位和取长补短,是很必要的

     

(工作时进行采访任务)

其次,尽量不拘泥在一个固定圈层中。比如有些人对自己的专业项目限制的很清晰——是足球,篮球还是高尔夫,秉承着“术业有专攻”的理念,非该领域内的事不做。但这是特别不提倡的。我们都知道,体育行业细分并不在项目,而是知识范畴。我们之所以从事体育,并不仅因我们了解、喜爱这些项目,是某队的粉丝,而是在行业热衷的基础上,进而学习了多年的体育专业知识——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千万不要画地为牢,不可钻牛角尖,如果不愿牺牲掉一个毕业后的优质工作合同,那就在念书时多加了解,勇敢试错,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三,要充满勇气和自信,这是你把握住机遇,拧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最后总结,不要自满,要不断学习。体育产业是不断发展的,为了与行业同进步,我们都需要做到更多。